大模型本地部署“暗藏风险,如何构建AI安全体系?

自从DeepSeek火了后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私有化部署DeepSeek或其他开源大模型,以提升自身运营效率。然而,许多企业可能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,模型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隐患,包括但不限于:训练数据被投毒污染,模型结构被更改、对抗攻击等问题,
为了解决此类问题,需要系统性地对大模型做验证(Verification)和确认(Validation):
  • 验证(Verification):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模型结构、训练流程和数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,解决黑盒计算错误和数据污染问题。

  • 确认(Validation):通过用户场景测试、安全验证和持续监控,确保模型满足实际应用需求,避免幻觉和合规风险。

除此之外,这类大模型核心只是权重文件,还需借助第三方推理框架才能正常、简洁地使用。推理框架本质上也是软件,同样可能存在各种安全漏洞,一旦被攻击者利用,可能导致敏感数据泄露、计算资源滥用,甚至影响系统稳定性,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。

推理框架安全漏洞频发

 
01
近期,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发布公告,Ollama存在未授权访问漏洞,可能导致敏感资产被窃取、虚假信息投喂、模型计算资源滥用和拒绝服务、系统配置篡改和扩大利用等恶意操作。
无独有偶,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(CSTIS)也发布了《关于防范针对DeepSeek本地化部署实施网络攻击的风险提示》,指出攻击者利用搜索引擎投毒、仿冒网站等方式,诱导用户下载伪造的 DeepSeek 部署工具包,如“ds 大模型安装助手”,传播HackBrian RAT、Gh0st和FatalRAT等木马程序。一旦被植入木马,攻击者可进一步控制用户服务器,导致窃取敏感信息、破坏系统数据,甚至入侵内部网络等严重危害。
此外,除了Ollama,llama-factory、vllm、llmstudio等热门推理框架也可能存在常见漏洞,对于企业而言,如何快速发现并精准修复这些潜在的高危漏洞,是保障 AI 业务安全的关键。

软安MST:AI安全检测解决方案

 
02
软安科技MST(model security tool)专为AI模型安全打造,从模型训练、开发、测评、部署到运行,帮助企业全面防护AI生态安全。通过模型相似度分析、溯源追踪分析、漏洞传递等技术,精准识别与被测模型相似度极高的开源模型,并通过基因库中开源模型潜在的安全漏洞、内容安全和许可信息等,检测被测模型的应用安全和合规风险。
 
识别高危漏洞
 
 
MST通过框架安全检测、敏感信息检测等手段,检测被测件中大模型的已知安全漏洞、远程执行脚本、敏感信息等内容。
以Ollama为例,MST通过基因库分析,发现部分版本已经存在高、中、低危漏洞,建议企业避免使用这些版本。若已部署,用户可利用 MST 进行版本检测+漏洞扫描,快速锁定风险并获取修复建议。
 
生成式 AI 内容安全评估
 
 
由于目前市面主流的GenAI大模型大都基于transformer架构,核心思路是根据上文预测next token生成的概率。整个过程需要使用数十亿乃至数千亿的神经元参与线性和激活计算,非常复杂。对研发人员和用户而言,完全是无法预见、不可追踪的黑盒。期间哪怕只有少数神经元计算出错,就可能导致next token最终的概率分布出错,这是大模型产生幻觉的根本原因。
不论是pre-train,还是post-train,都需要大量优质的训练语料,然而开发团队在准备训练语料时,无法每条语料都进行人工审核,训练数据可能包含低质量、违法违规内容,影响模型输出安全性。

软安科技MST基于精准的语义分析,依据TC260-003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》标准衍生的验证(Verification)和确认(Validation)方法,对用户输入的prompt和大模型回答进行不同维度的评分,协助大模型开发人员快速定位违法违规内容的问题所在。

以某模型为例,通过内容合规检测,发现该模型在敏感词维度评分较低,部分回答不符合相关标准。
 
用户可深入查看违规内容,并针对性优化训练数据,确保模型输出合法合规。
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,企业必须构建全面、系统的AI安全体系,防止安全漏洞和合规风险对业务产生影响。
软安科技提供完整的AI安全检测方案,从模型训练、模型开发、模型测评、模型部署和运行全链路覆盖,帮助客户挖掘AI的潜在漏洞,为客户安全使用大模型保驾护航。
 
扫描下方二维码
了解更多AI安全检测方案
- End -

● AI+SAST|破解传统代码审计痛点,DeepSeek助力开发效率提升
● 软件供应链安全的"身份证":SBOM之SPDX
● 深交所审核指南发布!“通关秘籍”助力企业解密上市合规
● DeepSeek有没有“抄袭”?软安MST为你揭秘
 
关于软安科技

 

软安科技专注于软件质量和安全检测领域,面向客户场景一站式解决软件生态质量和安全问题。

 

核心团队来自国内外一线厂商,经过三年努力自主开发完成软件成分分析工具、源代码静态测试分析工具、模糊测试工具,打造了与业务场景相结合的行业解决方案,并在汽车、半导体、通信等领域赢得了头部客户的认可。

 

公司在成都、武汉、上海、北京、深圳设有办公机构,可以为客户提供及时专业的售前和售后服务。

 

创建时间:2025-03-28 11:55